首页 > 酒店新闻 > 公司新闻

AG超玩会电竞俱乐部(中国区)·集团|家长课堂!你会用金钱奖励孩子吗?

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8:01    次浏览

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但父母并没有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。究竟应该通过金钱奖励,让孩子明白付出与回报的意义,还是应该回避这种“世俗”的方式,不让孩子过早“财迷心窍?本期,我们和学100教育的家长朋友,一起探讨这个话题。 孩子做好他责任之外的事,我会用金钱奖励。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会用一种被称为“胡萝卜加大棒”的方法。也就是说,父母把孩子当一头驴,赶驴最简单的办法是用大棒在后面打。现在,父母发现大棒起的作用有限,尤其独生子女,是家中宝贝,更是舍不得用大棒。因此,更普遍的做法是用胡萝卜在前引诱。我也会利用金钱这个“胡萝卜”奖励儿子的。但我首先分清楚:该奖励的事情,是他该做的事?还是他责任以外的事?比如,儿子功课做得好,或儿子把自己的衣服、晚餐的碗洗了,我给他金钱奖励,就错了。因为前者是他的基本责任,后者是家里分配给他工作,他做好了应该肯定,但不是金钱奖励。我也会用金钱来激励儿子努力做事,让他了解付出与回报的意义。但条件是他做的事情是他责任以外的,如帮我打扫书房、洗车、假期里帮他姨父送几份报纸等,就给他相应的金钱奖励。如果父母们希望孩子感悟“父母挣钱不容易”,最好的办法是自己花钱“小气”点。家庭小康之后,我更愿意把钱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,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牌和豪华。我想,生活中,常常炫耀花钱的父母,无论你怎样说教,无论孩子争取到你的金钱奖励多么不容易,他都不可能感悟到“父母挣钱不容易”的道理。关于金钱教育,我家的态度是,孩子努力工作而得到金钱是最现实的的方式;金钱不是罪恶,而用不当的方式赚钱和毫无意义地花钱才是罪恶。 用什么作奖励不重要,重要的是奖励承载的含义是什么 很多父母用金钱奖励孩子,但并没把孩子惯坏;也有很多孩子在夸奖(纯精神鼓励)中长大,但虚荣心极强,无法面对批评和和挫折。可见,无论是金钱还是语言,都仅仅是奖励的载体,真正对孩子起激励作用的,是它们所承载的含义。我也对儿子使用过金钱奖励:期终考试,100分奖100元。但儿子的成绩并没因此提升。太想得到100元而总也得不到,让他对学习产生灰心丧气情绪。我想,金钱奖励含义的错误在于,把孩子的行为驱动力从内部转移到外部,从“我该努力学习”变成“我要100元”,这让孩子的判断能力发生偏差,会错误判断做一件事的真实意义、自己在做事过程中的真实表现、如何才能做得更好。 语言激励使用不当也有同样错误。比如,儿子小时候画完画,总要问大人画得好吗,大人总说:“画得真好!”这样夸奖并末引导孩子思考“为什么好”及“如何更好!”相反却造成一个疑惑:“我画得好,是因为大人说好,那么假如大人不说好呢?”渐渐地,孩子对“外部评价”形成依赖,就失去了“自我判断”能力。这不是精神鼓励,而是精神毒品。因此,我觉得奖励的关键,不在于我们使用金钱还是语言,而在于孩子接收到“奖励”后,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什么判断。现在,儿子表现出色,我会表达对他努力的赞赏,对他感受的理解,对他付出的感谢。比如,我奖励他钱时,会这样说:“你复习一星期了,放松一下吧,用这个钱去做些喜欢的事。”“跳绳比赛得了第一名,你很高兴吧,用这个钱请同学吃棒冰,大家一起开心开心。”“这个月你每天记得倒垃圾,怎么感谢你呢?用这些钱,给自已买个小礼物吧。” 孩子大了,可使用金钱奖励。 我会用金钱奖励女儿,但要在她的价值观相对成熟之后,我是在女儿上五年级时才这样做的。女儿小时候,金钱对她意义不大,我们供她吃穿玩乐,而年幼的她也更看重我们给的“精神食粮”。当她有好表现时,一句赞美可以让她感受来自父母的欣赏;当她不能完成一项任务时,我们的打气、鼓励,帮助她肯定自己,建立自信。我认为,父母对孩子进行真实而正面的评价,孩子成年后的自我评价会更高。还有许多“无价”的品德,比如说关怀别人、勇气、善良、诚实等等,是在童年时建立的,而父母对他的爱,显然是超乎金钱的。当然,“世俗”的金钱观也不能忽略。女儿一年级时,我和她玩假扮游戏,从中建立买卖的概念,女儿学会计算后,我常让她学着实际生活中的金钱运算。五年级开始,我每周固定给她零用钱,或是一部分金钱来奖励她的好行为,让她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付出努力。 金钱奖励、精神鼓励一个都不能少。 毫无疑问,金钱奖励和精神鼓励,对孩子来说,都是需要的,而且需要搭配使用。有一个事实父母必须承认,无论对成年人还是孩子来说,物质奖励是需要的,所以,我不担心偶尔的物质奖励会给女儿带来不良的影响。关键是“度”的把握,比如,我不会让女儿感觉只需要物质,或者让她形成对物质奖励的攀比心理。我会试着把金钱奖励变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。比如,有段时间女儿班上的女同学迷上十字绣,我很支持女儿的这个爱好,就给她购买全套刺绣用品的钱作奖励,她很开心。假期一口气绣完,送给奶奶当新年礼物。我想,这种金钱奖励的延展对孩子来说是很有意义的。我们对女儿金钱奖励时,不会让她有“父母挣钱不容易”的感受,而是让她感到“自己挣钱不容易”。如果把目标锁定在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不容易上,而没有考虑孩子的需要。孩子需要自己的体会,学会理解自己的感受,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。相比金钱奖励,父母对孩子的精神鼓励、好行为的认可态度,带来的激励更持久,父母可通过精神奖励来减弱物质鼓励的依赖性。 xue100长按微信二维码